logo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群众路线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契合性探析 
市政府办公室  2024-03-26【打印该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实践旨在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民主,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群众路线是这一实践的方法论基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更加全面而深入的民主实践。从群众路线的提出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不仅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也为全球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方法和领导理念,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将群众的意见和需求转化为政策和行动,从而实现党的领导和群众利益的高度统一。

其一,群众路线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革命初期,党内一部分领导干部在工作方法上存在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和革命事业的进展。为了纠正这些错误,毛泽东同志等党的领导人提出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同志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决议中首次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并在1943年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阐述了群众路线的核心原则。他强调,“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形成一个动态的、辩证的循环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深入群众了解真实需求,将分散的群众意见集中为系统的认识,再通过宣传和解释传达给群众,并通过实践来验证和完善。只有在一切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才能确保党的主张和政策始终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实际需求相一致,这标志着群众路线思想的成熟。党的七大上,群众路线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群众路线形成的思想基础深植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毛泽东同志将这一理念与中国革命的特殊实际相结合,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志强调动员群众参与战争,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群众路线在革命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的群众工作有助于党宣传革命理念,动员群众参与革命,纠正党内错误倾向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通过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土地改革、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各项工作,促进了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为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后方支持。

其二,群众路线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为群众路线的进一步深化与贯彻提供了制度平台。这一制度通过多层次、多领域的代表性反映了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和利益,促进了人民通过选举、协商、监督等方式参与决策,使群众路线在实践中更加具体化和制度化。同时,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组织原则,强调了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集中统一的领导,这不仅与群众路线的精神相契合,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相结合的治理理念。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强调要将群众路线应用于土地改革、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文化教育改革等各项事业中。“鞍钢宪法”的提出是群众路线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典范,“枫桥经验”则展示了通过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合作就地解决社会矛盾的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其视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总抓手。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深入贯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治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推动了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化了选举和民主决策机制;创新了社区自治和村民自治等基层民主实践,使群众可以更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市场经济多元化;鼓励群众性文化活动和民间文化创作,注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推广普法教育,确保司法公正;加强党内民主,推进反腐倡廉,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也加强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要将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创新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制,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近年来,党的群众路线为适应社会结构变化和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进行了创新。各地政府推出的网络问政平台,以及开通的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让公民可以直接向政府反映问题。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建立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政府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网络舆情,了解民众需求,及时调整政策,更精准地服务群众。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群众路线的拓展与深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民主的要求也在升级,人民需要在决策和治理的全过程中参与、监督和评价。这种对更高层次民主形式的追求,催生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

第一,全过程人民民主对群众路线的拓展与深化。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并对其内涵、特征、实践要求等作了进一步阐述。

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在决策和治理的各个阶段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其核心内涵是让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拥有主体地位,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领域的广泛参与。这一民主实践是群众路线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群众路线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工作方法,通过群众路线广泛收集民意,为决策提供依据,从而保障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质性和有效性。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群众路线拓宽实践平台、提供制度保障,使群众路线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应用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价值理念、目标、方法论、动力、传承等方面紧密关联。二者共同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以及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群众路线是一种工作方法,全过程人民民主则是一种治理模式,二者在实践中相辅相成;群众路线和全过程人民民主都将人民群众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动力源泉,体现了对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充分信任和依赖;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时代表现,二者相互传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和强大动力。

第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也是具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实践路径,对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通过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全面贯通,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的统一。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显著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广泛的社会参与有助于增强政策透明度和民众认同感,提高政策接受度和执行效率;舆论监督、民主评议等有效监督机制能够促进政府高效运作,增强政府责任感和公信力;广泛听取民众需求有助于政府提供精准公共服务,增强政府与民众互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有效调和社会利益和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广泛的民主参与和沟通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调解社会矛盾,推动资源的合理分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国家凝聚力。不同社会群体参与国家治理,能够促进多元创新思维和解决方案的形成。同时,通过将民主与法治、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效率、秩序与活力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团结干事的强大合力。

第三,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发展中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进展不仅体现在制度层面,更深入到了实践操作和全社会的价值观念中。首先,全面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通过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巩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法治基石。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协调中,确保了法律的全面有效执行,深化了法治观念,为民主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通过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民族自治、基层民主等各项制度,增强了制度活力。最后,强化人民参与机制。通过网络平台、社区论坛等多种渠道扩大了人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使人民更便捷地参与政策讨论和决策过程。

然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应对多重挑战。提高民主参与的质量和效率是关键,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保障并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和意识;信息时代带来信息真实性和有效性的问题,需要加强信息监管,提高公众信息素养;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既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又确保国家决策的高效执行;如何深化基层民主,增强基层自治组织活力,提高基层治理的效能,需要持续探索。

(作者为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讲师)

来源:人民论坛网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主办: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邓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联系电话:0377--62283198 email:dzsrmzfwz@126.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14015531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邓州政府网

邓州政务微信

手机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4/19 09: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