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邓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政策解读 
市政府办公室  2023-03-23【打印该页】

根据《河南省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审查报批工作方案》《邓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后文简称《规划》)于2023年3月22日至2023年4月20日开展为期30个自然日的成果公示。

《规划》成果公示方式包括现场公示和网络公示。现场公示采用展板形式,分别在邓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门前、古城广场、雷锋广场设置三处现场公示点,通过现场发放、收集意见反馈表的方式进行公众意见征集。网络公示通过在邓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邓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的方式征集公众意见。

《规划》是邓州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是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

《规划》深刻认识、全面把握、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高度谋划发展,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案,努力建设绿色邓州、开放邓州、人文邓州、宜居邓州。

《规划》意见征集的现场公示展板和网络公示稿总结提炼了《规划》成果的核心内容,包括:

一、 总体发展定位

邓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展定位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 区域协同发展

规划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筑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安全屏障,搭建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都市圈等国家发达地区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职能,促进丹江口库区城市协同发展;营造汉江生态经济带上的特色城市,提升豫鄂省际门户城市协作功能。

三、 市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市域主体功能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此基础上,以乡镇为单元,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主体功能,划定城市化发展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构建“一城七镇、两轴两廊、七区多节点”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格局。

“一城”为中心城区,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成为市域发展核心。

“七镇”指穰东镇、桑庄镇、十林镇、构林镇、赵集镇、陶营镇、孟楼镇等七个重点镇,利用各自发展优势,促进城镇空间集聚,统筹城乡高质量发展。

“两轴”包括:(1)连接南阳中心城区、邓州中心城区、襄阳中心城区的南邓襄发展轴,依托交通优势,加强邓州与南阳、襄阳的双向协作;(2)邓州中心城区连接邓州东站、新野中心城区以及渠首的邓新-邓渠发展轴,利用沿线各类发展要素,促进文化旅游与特色产业联动发展,建设优势突出的宛南城镇群。

“两廊”包括:(1)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干渠形成的生态廊道,严格落实对南水北调主干渠周边的生态保护要求,保障供水安全;(2)沿湍河形成的生态廊道,加强对湍河河道及沿线湿地的生态保护和治理,重点进行湍河城区段的污染防治,促进生态与人居环境相得益彰。

“七区”指全市域七个功能片区,具体为围绕中心城区的城市化发展区、中心城区外围的城郊现代农业区、杏山地质公园及周边地区形成的生态功能区、市域西北部的三产融合发展区、市域东北部的现代高效农业区、市域南部的特色农业种养区、市域西部的生态农业发展区。

“多节点”指其他一般镇,依靠各自发展条件,推动城乡融合,实现特色发展。

在主体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格局框架下,划定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发展区和乡村发展区等五类规划分区,落实分区用途管制。

四、  “三区三线”统筹划定

根据《全国“三区三线”划定规则》及上级下达指标任务,划定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221.9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9.41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16.2平方公里。

同时,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划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干渠一级保护区面积9.37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面积32.18平方公里,严格落实各项水源涵养及水体保护要求。

五、 节约集约与高质量发展

规划坚持节约集约和高质量发展,落实“两山”理念和“双碳”目标实现,在全域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确定发展规模和空间格局。

农业空间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生态空间坚持生态优先,围绕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自然保护地及其他生态要素,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镇空间坚持集约适度、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框定总量、限定容量。在各类资源约束趋紧的条件下,积极盘活低效、闲置等存量土地资源,通过增存并举实现集约、紧凑、高效布局。

六、 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规划落实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以创新驱动、三产融合为导向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重点打造邓州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和穰东、桑庄、赵集等乡镇产业园;另一方面,构建“市域—乡镇—村庄”多级城乡生活圈体系,合理配置各类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明确集聚提升、城郊融合、整治改善、特色保护和拆迁撤并等村庄类型以及中心村、基层村等村庄等级,实施对村庄发展的分类分级引导。

七、 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

规划全面梳理市域范围内的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素,明确保护要求。

在保护基础上,推进历史文化要素的活化利用,传承和发展古城文化、红色文化、中医药文化、宗亲文化等多种文化产品,构建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大力推进文化公园建设。

重点聚焦邓州历史城区,复兴古城,织补古城空间网络、提升文化节点品质、激活文化生活空间、拓展特色体验路径、彰显古城空间风貌。

八、 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规划坚持绿色、低碳、韧性等理念,完善增强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综合防灾等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综合交通依托郑万高铁、焦柳铁路、浩吉铁路,以及“两环、十射”的干线公路网提升市域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加强邓州东站、邓州火车站、邓州货运西站等交通枢纽建设。

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安全可靠的水系统、低碳高效的能源系统、智慧多维的信息系统和清洁循环的环卫系统。

综合防灾以安全韧性为目标,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构建全域防灾安全格局,合理布局主要防灾空间,统筹配置重要防灾设施,实现平急两用。

九、 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中心城区建设高品质中等城市,以“回城邓州、水韵古城”为形象定位,以“水绿同环、生态满城”为空间主线,打造“湍河-平安渠-运粮河-邓西湖”环城“O”形主体绿地,串联全城河湖;优化新城水系,相映古城 “回”字形水系形成特色水网格局,引导土地复合开发;依托湍河国家湿地公园,柔化湍河界面,开拓“湍河-平安渠”河口空间,布局大型公共建筑,营造“城市客厅”。

规划确定“古今双核、环状绿廊、井字轴带、多心引领”的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其中:

“古今双核”指构建两个城市核心,即依托邓州古城形成老城传统文化中心,在平安渠以东、湍河南侧营造新城现代商业中心。双核呼应,增强新老城区融合,提升城市整体能级。

“环状绿廊”为依托平安渠形成平安渠生态经济带,结合湍河生态廊道、运粮河生态廊道,构成“O”形环状生态绿廊。由此串联城市中心和各功能组团。

“井字轴带”指开辟北京大道、穰城路、团结路、南环路等四条“井”字形城市发展轴带。

“多心引领”是建设行政文化中心、河口公共文化中心、邓西湖康养中心、产城动力中心、产业区核心等多个功能中心。

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完善各类设施配置,全面推进古城复兴和城市更新,加强总体城市设计引导,落实城市“四线”管控。

十、 规划传导与实施

规划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执行各项法规、政策与标准规定。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框架,邓州市建立“两级三类”规划体系,即县(市)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以及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等,落实上位规划的各项要求和传导给下级规划的管控规定,并加强对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管控与指引,建好、用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明确近期建设,落实规划全周期实施监督管理。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主办:邓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邓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联系电话:0377--62283198 email:dzsrmzfwz@126.com 网站地图
豫ICP备14015531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邓州政府网

邓州政务微信

手机版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3/25 20: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