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博体育在线,日博体育官网

图片
天气预报: 站内搜索:
 
  您目前位置: 要闻转发
“三市”目标的“五个具体定位”系列评论 
作者: bnxrmzf       更新时间: 2012-10-25 13:40       来源单位: 白牛乡人民政府  

 

“三市”目标的“五个具体定位”系列评论

我市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要求,要务实苦干,加压奋进,唱响“务实邓州”。会上明确提出围绕“经济强市、文化名市、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大目标确立邓州今后发展的五个具体定位,也就是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内有影响的建材和装备制造基地;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文化名市。争做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先锋区。从今天开始,我台将连续播发题为《“三市”目标的“五个具体定位”》系列评论。今天播发评论之一:奋力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奋力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我市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邓州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是“经济强市、文化名市和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然而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究竟如何建设?十二届二次全会根据我市的地理位置和发展优势,提出要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是发展规模和辐射能力的结合体。我市地处豫鄂陕边陲,现有人口173万,城区人口35 万,城区建成面积35平方公里;铁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基础条件优越;我们又是国家南水北调渠首所在地。2011年,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邓州列为库区核心区,并确定为丹江口库区和干渠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这为我们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赢得了重大机遇。
中心城市是对周边具有强烈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城市。我们究竟能否能成为丹江口库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是文件写出来的,也不是自己封出来的;必须加快发展,靠经济实力和功能完善来确立“中心”的地位。因此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建设。
首先要做强做大中心城区。要按照“产业兴城、三产活城、新区靓城”的总体思路,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加快旧城区改造,积极谋划新区建设。要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产业集聚区规模;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城市管理,治理内外城河,打造北方水城;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服务新型业态,靠服务业的品牌和规模对周边产生吸引和凝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宜居宜业城市,力争到“十二五”末邓州中心城区达到“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规模。
二要加快建设小城市和特色集镇。集镇是城镇化体系的重要节点。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把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我市当前要突出抓好穰东、汲滩、构林、张村等七个特色集镇,提高其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的能力,在邓州形成“七星拱月”的生动局面。
三要积极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是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要坚持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
当前,我们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明确,关键在干。各级领导干部要脚踏实地干,抢抓机遇干;要发挥优势干,开拓创新干;通过‘干’来转作风、树形象、促发展,为把邓州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丹江口库区区域性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奋力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今天,我台将继续播发《“三市”目标的“五个具体定位”》系列评论之二:奋力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我们知道,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战略产业,国家把粮食安全提升为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我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前提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因此农业和粮食生产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国务院出台的支持河南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对促进河南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出台众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这些几乎都和邓州有关,都对邓州发展有利。我市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占得“天时”。

我市拥有耕地240万亩,农业人口110万,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农业是我市的特色和优势,是闪光的金字招牌,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市每年粮食产量达20亿斤,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是农产品的生产大市。因此我市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具备“地利”。
当前我们重要的是做好“人和”这篇大文章。
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首先要做好“生产”文章。我们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百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提高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机械化程度,确保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强化科技支撑,健全农技推广体系、植保体系和良种繁育体系,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武装农业;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棉花、辣椒、烟叶面积,壮大畜牧优势产业,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更要突出“加工”这篇文章。做好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市走农区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富民强市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把农产品生产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重要的是围绕农业上工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可喜的是眼下阳光油脂、益嘉林业、六合饲料、河南牧原等,一批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落户我市,为我市建设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起了个好头。
“天时”、“地利”、“人和”尽占,我们相信邓州一定能建成国内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一定能为我们建设“经济强市”做出重要贡献。







奋力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今天,我台将继续播发《“三市”目标的“五个具体定位”》系列评论之三:奋力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省九次党代会指出,新型农业现代化是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
我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是国家粮食核心主产区,我们有理由也必须在现代农业建设中走在前头。近几年来,我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有较好的开端。2008年以来,先后整合涉农资金4.3亿元,建成了30万亩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区。示范区内实施“统一机耕、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虫、统一灌溉、统一收割”的“六统一”现代农业耕作模式,成为引领粮食增产、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典范,吸引了众多的参观者前来学习。
目前,让我们更有信心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是,我们又争取到南水北调百万亩土地整理、农综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项目;同时,我市加快良种繁育、农业机械、配方施肥等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使全市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日前,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把河南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出台了众多扶持政策。为我们下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因此可以相信,只要我们抓住政策机遇,加快项目落实,邓州建设新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蓝图很快就有新的突破。






奋力建设省内有影响的建材和装备制造基地

今天,我台将继续播发《“三市”目标的“五个具体定位”》系列评论之四:奋力建设省内有影响的建材和装备制造基地。
我们知道,没有强大工业就没有经济强市。要建设经济强市必须确立工业的主导地位。近些年来,我们实现了从“工业救市”、“工业立市”到“工业兴市”的跨越。然而,我们要实现新跨越,下步工业发展的定位在哪里?

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要建设省内有影响的建材和装备制造基地。
装备制造和建筑建材业被列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力发展的高成长性产业;建设建材产业,我市既有资源优势,又有市场优势。就水泥灰岩来说,储量达13亿吨;中联水泥、华洲水泥等大型建材企业生产能力逐年提升。就消费来说,我市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现在城乡建设如火如荼,建材产品供不应求。
眼下,我市装备制造业也正风生水起,重卡汽车项目洽谈顺利,总投资60亿元的粤港工业园项目已经签约,这些都将为邓州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培育壮大装备制造业奠定基础。
当前,我市建设省内有影响的建材和装备制造基地也恰逢其时。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做强做大高成长的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形成带动能力强的主导产业。而邓州又地处武汉、西安、郑州大三角和南阳、襄阳、十堰小三角的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发展空间比较广阔。
当前,我们建设省内有影响的建材和装备制造基地关键是抓住机遇,加大招商力度;创优环境,做大做强产业;打造名牌,使之真正成为在全省有影响力,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奋力建设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文化名市

今天,我台将继续播发《“三市”目标的“五个具体定位”》系列评论之五:奋力建设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文化名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我们追求的小康社会不仅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还要人们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文化是城市的名片,是地方发展的软实力。
邓州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古之寇准、韩愈、范仲淹“三贤”知邓,今之姚雪垠、二月河、周大新名人辈出;建设文化名市资源丰富。
建设文化名市首要的是发掘具有本地特色的、有影响的文化资源。我们所知范仲淹的“忧乐”文化、编外雷锋团的“吃亏和奉献”文化、张仲景的“中医药”文化以及邓姓根亲文化等等,这些资源为我市所独特,对外影响力大,是打造文化名市的极为宝贵财富。
要打造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文化名市,重要的是把我市这些特色的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
为弘扬“忧乐”文化,我们修复花洲书院,举办范仲淹文化节,组织万人诵读《岳阳楼记》;为弘扬编外雷锋团的“吃亏和奉献”精神,我们建设编外雷锋团纪念馆,开展“学习编外雷锋团,创建中国雷锋城”活动,定期评选星级学雷锋标兵,在全社会弘扬编外雷锋团的精神。通过一系列的硬件建设和活动运作,既在邓州倡导了先进文化,又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和知名度。
建设文化名市还要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和形式,提高推动邓州特色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市建设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文化名市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我们相信,只要把我市独特的文化资源发掘好、传承好、弘扬好,一个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文化名市一定呈现在世人面前。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主办:邓州市白牛乡人民政府  系统维护:邓州市政务大数据中心

豫ICP备14015531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1138102000131  网站标识码:4113810005

电话:0377-62578908(白牛乡)  地址:白牛乡政府路001号   邮编: 474164 Email:dzsbnxrmzf@163.com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3/09/20 15:57:04